中國蘇繡藝術博物館第二展廳陳列了一幅沈壽繡《濟公像》的復制件,《濟公像》創(chuàng)作于1905年,是沈壽探索仿真繡早期的佳作,在她的藝術道路上有著重要地位。
濟公是我國民間家喻戶曉的神僧,他蔑視權貴,同情貧民,專愛打抱不平,他的故事生動活潑,有極強的趣味性,而且濟公的個性也很鮮明,其中之一便是不受佛門戒律拘束,酒不離身,舉止似癡若狂,卻是一位學問淵博、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,在人們心目中留下了獨特而美好的印象?!稘瘛返漠嫺鍢嬎季妥プ×藵倪@些特點,對其面部表情和形態(tài)作了滑稽可愛的勾勒。
《濟公像》畫面主體為身著破舊僧服、頭戴僧帽的濟公,緞面底料上,濟公正微彎著背,雙手背于身后,手執(zhí)一把蒲扇,笑容可掬地走向他近處的兩壇美酒,表情喜不自勝、垂涎欲滴,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了如癡如醉,帶著鄉(xiāng)土氣息的鮮活神態(tài),繡面右上部分繡有墨書題記“光緒乙巳春日吳中天香閣女士沈壽制”和白文“御屏風”、朱文“三百年來第一人”兩枚紅色印章。
《濟公像》是一幅充滿生活氣息的藝術杰作,它的繡制針法變化多樣,以擻和針法為主,輔以雞毛針、滾針等針法,使豐富多彩的絲線和諧地統(tǒng)一在畫面之中,排針落點相宜,繡法一絲不茍。在色彩處理上,沈壽開始吸收西洋美術中的光影技法,為了繡制好這幅作品,沈壽特意自制僧衣請人穿了在屋里走動,觀察他臉部、頸部以及衣衫紋理上光線的明暗,由此分出深淺,恰到好處地把濟公的形神充分地表現了出來,這也是我們今日看到的《濟公像》形象如此逼真生動的緣故,極富藝術感染力,是一件不朽的藝術瑰寶。